-
华为拟供应链改善计划,打破手机存储器短缺格局
2017-06-1561271
-
小米AI音箱发布:为何一夜之间让智能音箱产业链傻了眼?
2017-07-286252
-
深度剖析:风口之上的无人商店和它背后的"黑科技"
2017-07-123937
-
UAS系统为英唐电子“智”领未来助力
2018-01-053749
-
中通视际Zotost借助优软UAS,提升企业软实力
2018-01-053565
-
SaaS凭什么打动上市公司的CIO?
2017-02-173240
-
华为孟晚舟:数字化转型三个核心洞见
2023-04-263184
-
高凌信息:携手UAS-ERP企业管理软件, 展开全面管理优化
2018-01-123151
-
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UAS风险管理系统
2018-01-192996
-
优软学堂:PCB走线注意事项
2017-06-162987
东芝签署半导体业务股权转让协议;苹果与贝恩资本敲定合作细节;iPhone内建自有GPU恐投入至少两年开发

1.东芝签署半导体业务股权转让协议;
日本东芝公司28日说,该公司当天与以美国贝恩资本公司为主导的联盟就转让其半导体子公司“东芝存储器”股权一事签署了协议。
根据东芝公司当天发布的新闻公报,交易价格为2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12.7日元)。东芝预计,出售东芝存储器将带来明显财务改善效果,如果出售如期完成,东芝将能够摆脱资不抵债局面。
东芝公司因在美国核电投资方面失败而陷入财务困境。分析认为,如果公司不能在2018年3月末之前出售半导体业务以改善财务状况,结束资不抵债局面,按照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规定,东芝有可能被迫退市。
2.传苹果与贝恩资本就收购东芝芯片业务敲定合作细节;
知情人士透露,苹果与贝恩资本就后者出资2万亿日元(约合180亿美元)收购东芝芯片业务敲定合作细节,为该公司在周四达成最终协议铺平道路。
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是贝恩财团的一部分,该财团旨在解决长达8个月的争议性拍卖。由于东芝长期以来有不守时的黑历史,正式的声明可能推后。此外,戴尔和海力士也在提供资金支持。
苹果公司之所以对芯片业务感兴趣,是因为闪存对其具有战略重要性。这种紧凑的芯片对于iPhone和iPod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被用于存储照片、视频片段和电话号码。
三星电子是智能手机领域的竞争对手,拥有大约40%的闪存市场份额。
东芝出售其芯片业务是为了填补其破产的美国核能公司西屋电气造成的财务缺口。该公司需要在3月前筹集资金,以避免其股票从东京证券交易所摘牌。
东芝希望在明年3月31日之前完成交易,目标是在本财年结束时实现盈利。东芝发言人表示,该公司的目标是尽快完成合同。
此次拍卖因西部数据的法律行动而复杂化。西部数据辩称,由于其与东芝在芯片业务上是合作关系,因此对于东芝芯片业务的任何出售,它都应拥有否决权。东芝否认了这一指控,并控告西部数据干涉拍卖。
东芝上周表示,董事会已同意将芯片业务出售给贝恩财团,但西部数据表示,它将寻求禁令阻止出售。西部数据还警告东芝,走法律程序将导致芯片业务交易最终完成时间可能推后至2019年。
贝恩资本一直在与苹果商讨合作细节,而不是局限于有关投资的财务条款。作为东芝生产的某种芯片的最大客户,苹果公司的目标是,在一关键零部件的价格和供应量方面获得最佳交易,并拥有保持市场竞争力的既得利益。(小狐狸)TechWeb
3.东芝芯片花落贝恩资本 东芝成撬动芯片产业支点;
在历经大半年的波折后,东芝芯片业务出售终于尘埃落定。2017年9月20日,东芝董事会确定东芝半导体将以2.4兆日圆出售给日美韩联盟。围绕多个企业、各国联盟的东芝收购案以鸿海、三星的落败落下帷幕。
围绕东芝芯片的“三国杀”
存储,作为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也使得存储市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作为全球闪存的发明者和领先企业,东芝在市场份额上,仅次于三星电子名列全球第二,使得东芝闪存业务成为科技巨头争抢的“香饽饽”。自从东芝决定出售半导体20%股份,便引发半导体公司和科技公司疯狂争夺。先是合作企业美国西部数据暧昧试价,后有竞争对手(美国、SK)持续加价,演变到鸿海375亿美元的“不差钱”闹剧,最终到西数的“梭哈”式180亿美元报价直接探底。整个竞购过程就是一场典型的“三国杀”。角逐的三股势力打得火热,不仅出价屡创新高,也拼命用各种手段去卡对手,同时为己方阵营争取优势。
然后这一切的厮杀以日美韩联盟的胜利告终。东芝20日发布公告称,已同意将芯片业务出售给贝恩资本牵头的财团,交易金额约2万亿日元(180亿美元),预计将在明年3月31日前完成。贝恩财团背后的支持者为日本企业以及海外企业,其中也包括东芝自身。具体细节上,贝恩资本牵头的财团未来将持有东芝芯片业务49.9%的股权,东芝将继续保有40%的股权,其他出资的日本企业和帮助东芝融资的日本银行将获得10.1%的股权。
东芝成撬动芯片产业支点
那么,东芝芯片何以能引起如此大的波澜,引无数财团竞折腰呢?
首先,存储市场面临新一轮爆发机遇。在物联网时代,联网设备数量激增将造就海量信息存储需求,将为存储器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应用市场。特别像中国这样的消费电子大国,个人所拥有的终端产品数量将随国民生活水平提升而增加,对于半导体芯片的需求巨大。因此,这样的发展的机遇将会是前史未有的。
其次,东芝半导体是一块可预期的“肥肉”。解读东芝半导体盈利能力我们可以看出,去年东芝营收5.67万亿日元,其中是25%是东芝半导体贡献的。2016年第三季度的NAND闪存市场,三星以27.44亿美元的营收位居第一,占比36.6%;东芝以20.27亿美元排在第二,市场份额为19.8%。这些都证明了东芝半导体在东芝是一个未来有竞争力的企业。因此,任何竞争者只要把东芝半导体到手,借助东芝闪存粒子技术,将在闪存市场占有领先地位。富士康、SK海力士、美光都是冲着这一点去的,三星则更是希望可以垄断闪存行业。
再次,苹果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于苹果而言,在芯片等核心元器件上一直依赖最大的竞争对手三星,本身就是一大隐患。通过收购东芝芯片,将进一步压缩三星的市场份额,也提高未来议价的筹码。随着贝恩资本收购达成,SK海力士与东芝形成阵营。虽然说,贝恩资本作为最终的收获者,但在此联盟中,除了SK海力士,苹果应该是收益最多的。
“中国芯”须突围加速雄起
东芝芯片出售的敲定必将会引来全球芯片供应链的大洗牌。而这将对正努力实现自主替代的国内存储器芯片厂商造成巨大的压力。
近些年我国一直通过政策、资金等方面建设半导体产业,以实现自主替代摆脱“缺芯之痛”。在这条路上我们已经走出了很远。目前我国已有了长江存储、福建晋华和合肥长鑫等三大存储器势力。同时像兆易创这样的企业也在Nor Flash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但是,应该看到,高精尖核心技术的短板,顶级研究性人才的缺乏,都使我们与国际芯片巨大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当三星进一步扩大产能,当东芝芯片出售催生起另一股更强的芯片势力,都将使中国厂商面临更大压力。
中国市场消耗了全球55%的存储芯片产能,背靠着这样一个需求旺盛的巨大市场,中国要想推动自己的存储芯片产业与三星等巨头竞争,让自已的企业可以从中分得一杯羹,就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同时在在人工智能芯片等新兴领域抢险布局。唯有此,上下一心建设下,“中国芯”才有出头之日。 通信信息报
4.iPhone内建自有GPU恐投入至少两年开发;
苹果(Apple)新一代iPhone 8系列及iPhone X内建A11 Bionic应用处理器,据苹果表示是搭配全新的绘图芯片(GPU)子系统,是由3个全新核心所打造,由此线索,似乎意谓苹果与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之间关系的变质,可能比此前预想的时间点还要来得早,这主要与一款全新GPU子系统从设计到验证,需要花费至少18个月时间有关,因这意谓苹果开发自有GPU可能需投入至少两年时间开发。
根据eeNews Europe网站报导,苹果iPhone 7系列采用的GPU,为PowerVR GT7600 GPU的客制化版本,虽然这款GPU部分基准表现令外界感到失望,不过甚至到了2017年初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仍欲以一款采用其Furian架构的GPU设计取代PowerVR GT7600 GPU。
有鉴于一款全新GPU子系统若要成为最新10纳米制程整体芯片设计的一部分,将需要花费至少18个月时间进行设计与验证,这意谓苹果在开发自有全新GPU时,至少花费两年时间来开发全新技术。
由此也意谓苹果自有GPU架构规格决定的时间点,比苹果公开宣布将不采用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技术的时间点还要早上许多,且可能是在苹果于2015年底告知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时就已如此。对此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未多所表示,仅称该公司的定位依然相同。
另外在A11 Bionic处理器架构方面,似乎可能是采用安谋(ARM)于2017年稍早所发布Dynamiq架构的客制化版本,可能是拥有两颗代号为Monsoon的效能核心,此核心与安谋Cortex-A75有所关联,以及内建4颗代号为Mistral的效率核心,类似于A55。由此,也让外界猜测是否安谋的Mali绘图核心的客制化版本有被苹果所采用,或是苹果自制GPU为全新架构设计,如果是完全由苹果自行设计,意谓将必须投入更长时间在开发、实作及验证上。
在遭苹果放弃后,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最初是宣布要出售旗下Ensigma无线团队及MIPS CPU事业部,如今则是包含GPU业务整家公司都寻求出售,这是否能让苹果在未来吸纳更多GPU人才将值得观察。由此也显示出IP授权的不稳定本质。DIGITIMES
5.是德宣布成功完成中国IMT2020 5G技术试验第二阶段互操作测试
是德科技公司近日宣布成功完成中国IMT2020 5G技术试验第二阶段互操作测试工作,协助全球领先的通信系统厂商加速验证其5G关键技术。在历时一年的第二阶段试验中,是德科技与华为、中兴、大唐、爱立信、诺基亚贝尔分别组成测试组合,利用是德科技先进的支持5G候选信号产生、解调与分析解决方案,与基站厂家成功对接测试了包括基站发射机射频指标、面向5G NR的参数集、帧结构、新型多址、新型多载波、新型编码、毫米波等诸多5G关键技术,成功完成了与基站对接的互操作测试任务。
是德科技在中国IMT2020 5G技术试验第二阶段测试工作获得是德科技全球总部的支持,充分依靠并发挥了本地研发和技术支持的专家优势,积极地贯彻了One Keysight、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策略,有效地推进测试工作进度,解决了合作测试中出现的棘手技术问题,获得了合作伙伴的信任和认可。
在第二阶段测试中,是德科技采用了先进的能够灵活支持多种5G NR候选方案的信号产生、解调与分析的测试解决方案,该方案是是德科技5G系列先进解决方案中率先推出的基础测试方案之一。该方案集成了业内领先的支持高达110GHz信号的微波宽带信号分析仪Keysight UXA和支持超过2GHz矢量信号发生器,并包括历经考验的面向5G 的89601B VSA 信号分析软件和行业率先发布的支持5G候选波形的校准程序 K3104A Signal Optimizer。该方案为客户提供极其优异的射频性能,例如生成的26GHz载频、800MHz 带宽5G候选信号EVM低至1%,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由于测试设备本身引入的误差,最大程度地反映被测件本身的真实性能。是德科技5G试验测试团队采用该方案成功支持了多个全球领先的合作伙伴的互操作测试工作。
是德科技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严中毅表示:“中国IMT2020 5G 推进组是推动中国5G技术发展前进的重要组织,很高兴看到是德科技在推动5G技术进步、帮助中国和全球的通信系统厂商加速验证其5G关键技术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获得的成绩。 ”
是德科技中国通信产品中心总经理魏向东表示:“5G是中国通信产业的一次机遇,IMT2020 5G试验第二阶段的互操作测试的成功完成,向外界展示了是德科技5G产品研发和技术支持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