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拟供应链改善计划,打破手机存储器短缺格局
2017-06-1561271
-
小米AI音箱发布:为何一夜之间让智能音箱产业链傻了眼?
2017-07-286252
-
深度剖析:风口之上的无人商店和它背后的"黑科技"
2017-07-123937
-
UAS系统为英唐电子“智”领未来助力
2018-01-053749
-
中通视际Zotost借助优软UAS,提升企业软实力
2018-01-053565
-
SaaS凭什么打动上市公司的CIO?
2017-02-173240
-
华为孟晚舟:数字化转型三个核心洞见
2023-04-263184
-
高凌信息:携手UAS-ERP企业管理软件, 展开全面管理优化
2018-01-123151
-
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UAS风险管理系统
2018-01-192996
-
优软学堂:PCB走线注意事项
2017-06-162987
富士康公布东芝芯片竞购方案:苹果持股20%,鸿海要拚逆转胜,西部数据寻求16%投票权;美光窃密案起诉,关键人物陈正坤安全过关

1.富士康公布东芝芯片竞购方案:苹果持股20%;
北京时间9月7日晚间消息,富士康今日公布了竞购东芝芯片业务的详细计划,称如果成功收购该部门,则富士康仅持股25%,而剩余股份将由苹果公司、金士顿、夏普、软银和东芝持有。
富士康发言人胡国辉(Louis Woo)今日称,富士康竞购财团获得了广泛支持。根据竞购方案,收购东芝芯片业务部门后,富士康将持股25%,而苹果公司将持股20%,金士顿持股20%,夏普持股15%,软银持股10%,东芝持股10%。
胡国辉并未透露富士康财团的具体报价,但知情人士称,富士康的报价要高于另外两家竞争对手,即KKR财团和贝恩资本财团。而KKR财团(成员包括西部数据)的报价为2万亿日元(约合182亿美元),恩资本财团的报价为2.1万亿日元(约合190亿美元)。
富士康该竞购方案的特点是竞购成员多样化,除了富士康本身,既包括美国公司,也包括日本公司。毫无疑问,此举是为了打消监管部门的担忧。
胡国辉称:“我们的竞购方案不言而喻。我们能为东芝提供稳定的资金,帮助它推进研发。同时,从我们的成员组成即可看出,我们能够保证将有更多的客户排队购买他们的产品。”
胡国辉认为,富士康财团成员对芯片的需求是长期且稳定的,而其他两家竞购财团均由银行家领衔,其最终的目的是要变现,以换取更多利润。
胡国辉说:“我们希望东芝能基于商业、业务和技术因素来评估我们的竞购方案,而不是政治等其他因素。”
胡国辉还提醒东芝,称迟迟未能达成芯片出售协议不仅将影响东芝股票的继续挂牌,还可能威胁到其芯片业务。因为如果不继续投资于研发,其芯片技术将落后于竞争对手。
当前,东芝迫切需要尽早达成芯片出售交易。除了解决资金紧张问题,东芝还要确保在明年3月底前完成这笔交易,否则其股票将被东京证券交易所摘牌。(李明)
2.东芝半导体竞标案 鸿海要拚逆转胜;
东芝半导体(TMC)竞标案峰回路转,昨(7)日传出美国威腾(WD)拟退出竞标,鸿海沈寂多时后,再度证实将组成「三国联军」共同竞标,重回竞标舞台。 其实,鸿海董事长郭台铭早在6月股东会就预告,东芝案和当初的夏普案一样曲折,鸿海仍有五成以上的把握。 郭董果真「成竹在胸」? 最后结果即将验证。
东芝半导体竞标案一波三折,上月底传出威腾已取得优先竞标权,威腾电子执行长Steve Milligan甚至飞到东京展开最后交涉,连苹果都传出倒戈加入威腾阵营,鸿海几乎出局。 这段期间,鸿海对于东芝案三缄其口,态度转趋低调。
不过,据了解,鸿海台面下持续鸭子划水,本月初传出东芝与威腾磋商不顺,昨天立刻传出鸿海传获得东芝部分董事的大力支持,另外,位居核心的鸿海特助胡国辉也再度跳出来,出面证实鸿海继续竞标TMC,将与大客户苹果、 日本软件银行(SoftBank)、内存模块大厂金士顿与夏普组成「三国联军」。 经济日报
3.苹果欲入局东芝芯片竞购 掌控产业链野心勃勃;
本报记者 郑梅云
东芝决定出售旗下闪存芯片业务,参与竞购的包括苹果、亚马逊、微软,谷歌等众多科技公司。这场竞购至今悬而未决,但报道,苹果计划出资3000亿日元(约合27.3亿美元),携手贝恩资本共同竞购东芝闪存芯片业务。苹果入局,折射其供应链上的薄弱现状,欲摆脱对供应链的依赖、做大市场,苹果须放手一搏。
苹果拟出资27亿美元竞购东芝闪存芯片业务
今年早些时候,由于美国核电业务给东芝带来巨额亏损的影响,东芝决定出售旗下闪存芯片业务,参与竞购的包括众多科技公司,包括苹果、亚马逊、微软,谷歌等。不过直到现在这场竞购依然悬而未决。
近期,这一收购案再引关注。据报道,苹果公司加入了贝恩资本牵头的财团参与对东芝芯片业务收购案,受此影响,业内人士预计,在8月31日的东芝董事会上难以定夺之前与西部数据商议的收购方案。
据知情人士透露,贝恩资本牵头的财团在最后关头修改对东芝旗下芯片业务的收购提议,出价约180亿美元,并拉进苹果壮大声势。另有消息人士称,东芝与西部数据难以在自定期限周四前达成协议。东芝一直在设法出售旗下闪存记忆体部门,以弥补其破产的美国核业务西屋电气巨额亏损。该部门是全球第二大NAND芯片生产商。
苹果欲强化供应链
对苹果而言,如果能成功拿下东芝的闪存芯片业务,有助于减少其对三星芯片业务的依赖,以确保具备竞争力的供应链,这对未来iPhone存储方案的开发和生产具有更重更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苹果一直在增加iPhone,iPad以及Mac设备的存储容量,其对闪存芯片的需求不会停止,据悉即将在9月份发布的iPhone 8存储容量将达到512GB。
相反的,若东芝与西数的芯片业务合并,规模几乎与三星芯片业务相当,这无疑会令苹果公司在未来的谈判中陷于被动。
眼下,智能手机开始步入比拼产业链、供应链能力的阶段。三星靠芯片、OLED等业务逆袭。今年第二季度,三星电子实现其有史以来单季最高利润,大幅超过四年前创下的8.24万亿韩元的最高季度净利润纪录,在单季利润方面也首次超过苹果公司。而这一打破纪录的业绩,恰恰有赖于其在电子部件供应领域的主导地位,出售给苹果和索尼等竞争对手的半导体和显示面板等组件如今在三星的利润中约占70%。实际上,苹果近来十分重视强化产业链布局,增加话语权。目前,苹果已从韩国设备商Sunic公司购买了OLED蒸馏设备,准备在中国台湾地区自建2.5代OLED面板生产线,并进行相关产品与技术的研发,以切入OLED供应体系。
内忧外患
苹果强化供应链更是时势所迫。
一方面,苹果中国市场显颓势。尽管苹果第三季度交出了亮丽的成绩单,但大中华区却成为“软肋”。2017年第二财季,苹果大中华区的营收已同比下滑14%,第一财季大中华区的营收也同比下滑12%,截至第三财季,仍未走上“上坡路”。调研机构Statista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内市场中,华为的市场占有率排第一占20%左右,其次是OPPO、vivo和小米,iPhone手机在同期下降0.3%。苹果在大中华区的未来将面临严峻考验。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九月份的新手机发布会临近,有关十年版新机的量产时间众说纷纭。其中iPhone8 推迟量产的时间被归因于该手机的5。 8 英寸OLED显示屏存在问题。
此外,苹果一手打造的“共存共荣”供应链模式,让很多供应商的利润得到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苹果公司的供应链企业往往会面临知识产权问题的纠纷,比如最新的“创世纪玻璃精雕机专利案”。
供应链把控力将决定苹果未来的话语权有多大。
4.西部数据拟退出东芝芯片业务竞购 寻求16%投票权;
北京时间9月7日晚间消息,日本共同社(kyodo)今日报道称,西部数据目前正与东芝谈判,同意退出对东芝芯片部门的竞购,但前提是:如果该芯片部门将来上市,西部数据希望拥有略低于16%的投票权。
路透社本周二曾援引两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称,西部数据已决定放弃竞购东芝芯片业务部门,转而寻求在芯片合资公司中获得更有利的地位。
周三,东芝董事会对西部数据的该提议进行了讨论,但未能达成协议。知情人士称,谈判的焦点在于:东芝芯片部门将来上市后,西部数据将持有多少股份?
日本共同社今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西部数据希望拥有略低于16%的投票权。如果东芝同意,则西部数据将退出竞购。
知情人士今日称,西部数据此举也是为了帮助东芝尽早达成出售协议。当前,东芝芯片业务主要有三家竞购方,分别为西部数据财团、贝恩资本财团和富士康财团。按照原计划,东芝希望在8月底达成最终的出售协议。但由于多种原因,包括反垄断因素,东芝到目前为止仍未能与任何一方达成协议。
两位知情人士今日还称,东芝现希望能在9月13日与西部数据财团达成最终的协议。(李明)
5.美光窃密案起诉 关键人物陈正坤安全过关;
年初存储器大厂美光(Micron)发起的窃密案,日前由台中地检署依违反营业秘密法等罪起诉何男、王男和联电的戎姓协理,以及联电;然当中关键是,负责联电晋华DRAM技术的陈正坤未被牵涉其中,联电的DRAM研发进度和业务不受到影响。
由于大陆积极建立存储器供应链,包括产能和技术,美光锁定许多离职员工,最多的是跳槽到大陆合肥睿力的前员工,展开窃密案的调查,其实美光在2016年就开始展开反击,2017年4月检方开始有搜索的移动。
6日台中地检署表示,依违反营业秘密法等罪起诉何男、王男、联电的戎姓协理以及联电公司,而检察官起诉联电的原因是公司只与这3人签定制式的聘雇契约式,但未积极采取防止员工侵害他人营业秘密,因此一并起诉。
业界认为,台湾半导体的管理已经相当有制度,不但是防止自己公司的智能财产权和营业秘密被窃,也都严格限制跳槽到公司的员工,不能携带前公司的秘密技术和专利,以免触法。不只是口头警告,还会签订合约防范类似事件,不论是台积电或联电,都已经引进此严格程序,所以这次检察官也将联电列入被告,显得有点奇怪。
不过,联电负责DRAM技术开发的陈正坤传出一直是以证人身分被传,这次检察官的起诉结果中,陈正坤也未涉入其中,因此,联电晋华的DRAM技术开发进度并未受到影响。DIGITIMES
6.金士顿、江波龙、Lite-On加持 Marvell打开大陆SSD市场大门
储存芯片供应商Marvell参与深圳登场的“中国闪存市场高峰会2017”,在大客户金士顿(Kingston)、江波龙、Lite-On等加持下,Marvell的固态硬碟(SSD)控制芯片出货量屡攀新高,日前88SS1074控制芯片在18个月内创下5,000万颗的出货量水准,年增率高达385%。
Marvell日前正式进入Marvell 2.0时代,创办人退休后,公司开启专业化的管理,过去是以传统硬碟控制芯片起家,以及手机芯片等为主,现在开始聚焦在储存芯片如SSD控制芯片,以及网通(Networking)和连结(Connectivity)芯片等,更要进一步将储存芯片进入汽车、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等市场做布局。
Marvell将储存芯片视为非常核心的事业,也将大陆视为核心市场。Marvell从2007年开始在SSD控制芯片领域布局,并在2009年推出第一款SSD控制芯片,目前Marvell已经进入第五代基于SATA介面的控制芯片,以及第四代PCIE介面的控制芯片产品,手上掌握1,400项储存相关专利,并同时有200项专利申请中,智财权的完整是Marvell抢占储存领域的有利后盾。
Marvell的88SS1074控制芯片出货量也传出捷报,18个月内创下5,000万颗的出货量的水准,十分惊人,换算年增率达385%。
金士顿日前也表示,内建Marvell控制芯片的SSD在全球出货量已超过600万片,其中第一款内建Marvell控制芯片的产品是Hyperx Predator PCIe SSD产品,于2015年2月上市,专攻系统制造商和电玩玩家市场。
再者,金士顿也在2016年5月再推出入门款UV400固态硬碟,搭载四通道的Marvell控制芯片,2017年下半,接力推出UV500系列,是金士顿首款采用3D NAND的SSD,搭载Marvell的full turnkey解决方案,同时推出2.5吋、M.2和mSATA三种介面,满足各类型消费者和系统制造商的需求。
Marvell也指出,金士顿的UV500金士顿的SSD是采用Marvell FTK方案88SS1074控制芯片,搭载第三代NANDEdge技术,与业界最先进的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错误更正机制,转进快闪存储器产业的3D NAND世代。
对于NAND Flash缺货是否会影响市场的出货状况?Marvell表示,会持续强化储存战略布局,和供应商紧密的配合,其中美光(Micron)、SK海力士(SK Hynix)、新帝(SanDisk)都是合作伙伴和客户,很大生意来自于NAND的合作伙伴支持,真正会受到缺货影响的,应该是中型客户,小型客户主要是专注在工控领域。
Marvell在长线布局上,同时包括较低阶零售市场、主流client端市场,同时也着手于未来商机无限的资料中心和企业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