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IC设计、封测超车台湾,唯台积电镇守IC制造;半导体封装新变革:FOWLP与FOPLP备受瞩目;台积电协商未来2年料源合约

361 2017-08-11

1.大陆IC设计、封测超车台湾,唯台积电镇守IC制造;

 

台湾半导体协会(TSIA)和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CSIA)就在这两日分别发表台湾和大陆上半年的半导体产业产值,从数字来一窥两岸半导体发展态势。

 

先总结来看,就整个半导体IC产业的产值比较,2017年上半台湾为新台币11,440亿元,大陆约新台币9,900亿元,台湾半导体产业险胜,但大陆在整个半导体产业有越追越紧的趋势,从以下各产业别来看,可知道台湾在IC产业唯一有优势的还是制造业,其他如设计、封测等,大陆半导体都已经一一超越。

 

曾经是台湾核心竞争力的IC设计产业,来看看两岸半导体发展的态势,2017年上半台湾IC设计的产值为新台币2,904亿元、大陆为新台币3,735亿元,大陆已经在IC设计产业追过台湾。

 

IC制造业领域则是台湾半导体的大本营,比较2017年上半两岸的情况,台湾IC制造的产值为新台币6,268亿元、大陆产值为台币2,570亿元,台湾仍是大赢,守住大本营的优势,晶圆代工龙头大厂台积电的贡献绝对是位居首位。

 

在次产业IC封装和IC测试方面,两者合计,2017年上半台湾的IC封测产值为新台币2,268亿元,大陆产值为新台币3,600亿元,这部分大陆也已经超越台湾。

 

以下是TSIA针对全球和工研院针对台湾半导体产业的数字分析。

 

台湾半导体协会(TSIA)指出,根据WSTS统计,2017年第2季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约979亿美元,较上季成长5.8%,较去年同期成长23.7%,其中美国市场贡献198亿美元、日本半导体贡献89亿美元、欧洲半导体贡献95亿美元;再者,全球总销售量达2,314亿颗,较上季成长4.8%,较去年同期成长16.0%,平均单价(ASP)为0.423美元,较上季成长1%,较去年同期成长6.7%。

 

根据工研院统计,2017年第2季台湾IC产业产值(含IC设计、IC制造、IC封装、IC测试)达新台币5,726亿元(约189亿美元),较上季成长0.2%,较去年同期衰退4.8%,合计2017年第2季台湾IC产业产值新台币5,714亿元,整体2017年上半台湾IC产业产值为新台币11,440亿元。

 

其中,2017年第2季台湾IC设计业产值为新台币1,506亿元(约50亿美元);IC制造业为新台币3,060亿元,其中晶圆代工贡献新台币2,678亿元(约88亿美元),存储器与其他制造贡献新台币382亿元(约13亿美元);IC封装业为新台币825亿元(约27亿美元)、IC测试业为新台币335亿元(约11亿美元)。

 

若合计2017年上半台湾IC设计业产值为新台币2,904亿元、IC制造业为新台币6,268亿元、IC封装业为新台币1,595亿元、IC测试为新台币673亿元,合计2017年上半台湾IC产业的产值为新台币11,440亿元。

 

就在TSIA发布台湾半导体产业产值的前一天,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CSIA)统计,大陆2017年上半的半导体产业产值为人民币2,201.3亿元(约新台币9,900亿元)),其中IC设计产业为人民币830.1亿元(约新台币3,735亿元)、IC制造产值为人民币571.2亿元(约新台币2,570亿元)、IC封装测试为人民币800.1亿元(约新台币3,600亿元)。

 

再者,根据海关统计,大陆2017年上半的半导体进口金额为1,085.1亿美元,出口金额为287.7亿美元。DIGITIMES

 

 

2.半导体封装新变革:FOWLP与FOPLP备受瞩目;

 

                 在半导体产业里,每数年就会出现一次小型技术革命,每10~20年就会出现大结构转变的技术革命。 而今天,为半导体产业所带来的革命,并非是将制程技术推向更细微化与再缩小裸晶尺寸的技术,而是在封装技术的变革。 从2016年开始,全球的半导体技术论坛、各研讨会几乎都脱离不了讨论FOWLP (Fan Out Wafer Level Package)这项议题。 FOWLP会为整个半导体产业带来如此大的冲击性,莫过于一次就扭转了未来在封装产业上的结构,在在影响了整个封装产业的制程、设备与相关的材料,也将过去前后段鲜明区别的制程,将会融合再一起,极有可能如同过去的液晶面板厂与彩色滤光片厂的历史变化,再一次出现重演。

 

FOWLP (Fan Out Wafer Level Package)顾名思义就是和现有WLP的Fan In有着差异性,最大的特点是在相同的芯片尺寸下,可以做到范围更广的重分布层(Redistribution Layer),基于这样的变化,芯片的脚数也就将会变得更多,使得未来在采用这样技术下所生产的芯片,其功能性将会更加强大, 并且将更多的功能整合到单芯片之中,同时也达到了无载板封装、薄型化以及低成本化等等的优点。

 

使得三星电子败退于A10处理器的FOWLP封装技术

 

在讨论FOWLP(Fan-Out Wafer Level Packaging)封装技术之前,先简单的说明FOWLP封装技术,若对这些先进技术尚不熟悉的话,也可藉此了解一些关于FOWLP的概廓。

 

基本上,FOWLP封装技术原本是由德国Infineon Technologies所自行开发出来的封装技术,当初寄望成为新世代封装技术之一而受注目,但是由于种种的关系,使得整体良率过低,因此无法达到普及的程度,但FOWLP并非就此消失,而是深刻的留在各大半导体企业的心中,同时也默默地进行各项改进以及调整。

 

例如,台积电采用此一技术做为基础,并且加以改进。 使得台积电在2016年,全面利用自行所开发的扇出型晶圆级封装(InFO FOWLP ; Integrated Fan Out FOWLP」为APPLE生产封装新一代iPhone 7/7Plus所需的A10处理器。 此举备受全球业界的注目,同时刺激了全球各大半导体企业加速了FOWLP封装技术的开发。

 

在此之前,Apple针对iPhone所需的处理器是分别透过台积电和三星电子代工生产,然而由于三星电子在FOWLP技术上的开发进度迟缓,并且落后于台积电,因而台积电拿下了Apple在iPhone 7/7Plus所需A10处理器的所有订单。

 

而三星电子方面,原本对于FOWLP封装技术的态度是相当的消极,这是因为对于目前本身所拥有的层迭封装技术(PoP ; Package on Package)是相当有自信心,自信有能力持续站在领先的地位。 但是当因为台积电出现扇出型晶圆级封装技术,而导致痛失APPLE的A10处理器之后,三星电子对于封装技术方面,也出现了研发态度的转变。

 

首先,三星电子携手其集团旗下的三星电机(SEMCO),以成功开发出面板等级(Panel Level)的FO封装技术-FOPLP(Fan-Out Panel Level Packaging)为首要目标,三星电机(SEMCO)是三星集团下以研发生产机板为主的企业,集团内所有对于载板在技术或材料上的需求,均由三星电机主导开发。 虽说如此,尽管三星电子全力研发比FOWLP更进步的「扇出型面板级封装」(Fan-out Panel Level Package、FoPLP),但估计仍需一两年时间才能采用。

 

半导体业界关注的FOWLP封装技术究竟为何

 

基本上,参考FOWLP封装技术的简略示意图。 在晶圆的制程中,从半导体裸晶的端点上,拉出所需的电路到重分布层(Redistribution Layer),进而形成封装。 在这样的基础上就不需要封装载板,更不用打线(Wire)以及凸块(Bump),进而得以降低30%的生产成本,以及减少芯片的厚度。

 

在芯片中的重分布层会因为缩短电路的长度,使得电气讯号大幅度的提高。 在过去,对于WLCSP的半导体芯片面积和封装面积是相同的来比较,FOWLP技术下的芯片的面积比原本封装后面积小很多,因此,可以完成更多脚位设计,或是大大减少封装后半导体芯片的面积,达到小型化芯片的需求。 使得原本需要数颗生产成本较高的直通硅晶穿孔(TSV ; Through-Silicon Via),进化到能将不同的组件透过封装技术整合在一起,并且小型化的SiP(System in Package)封装技术。

 

为了形成重分布层,必须将封装制程导入晶圆的前段制程,因此也打破了固有前段制程与后段制程藩篱,这对于芯片生产者来说如何完成到一贯性的制程技术(Full Turnkey)就显得相当重要。 在此之下,封装代工业者以及封装载板材料业者或许就会出现是否能继续存活下去的关键问题。 因此,对于未来的半导体世界来说,决胜手段已不是仅仅只是在5奈米、3奈米制程细微化的能力,而是已经延伸到前后段制程的一贯性的制程技术。

 

而在半导体先进制程技术上落后台积电的三星电子,如果无法追上台积电的话,那么在iPhone的这个订单竞赛中将不会存在任何的机会性。 同时在这个商业竞赛中,不仅仅只有芯片代工厂的竞争,同时也是半导体制程设备以及材料业者间的竞争。

 

FOWLP到底有多大的市场规模

 

饱受众人所注目的FOWLP封装技术,虽然得以大幅度简化过去需要复杂制程的封装工程,但是,在硅晶圆部分(前段制程),还是必须利用溅镀以及曝光来完成重分布层。 到今天为止,在先进的封装制程技术上无论是从覆晶封装(Flip Chip),还是2.5D/3D领域的直通硅晶穿孔技术,制作困难度都不断的增加,投入成本也一直在增加,因此如果想直接跨入FOWLP封装技术领域,实在很难期望一步就能够达成。

 

不过虽然如此困难,但各大半导体业者仍旧持续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本,为的就是期望能早一日进入这一个先进的封装世界。 尤其在台积电在利用FOWLP这个封装技术拿下了APPLE所有iPhone 7的A10处理器而受到注目之后,相信未来并不是只有APPLE,而是所有新一代的处理器都将会导入FOWLP这一个封装制程。

 

根据市场调查公司的研究,到了2020年将会有超过5亿颗的新一代处理器采用FOWLP封装制程技术,并且在未来,每一部智能型手机内将会使用超过10颗以上采用FOWLP封装制程技术生产的芯片。 市场调查公司相信,在未来数年之内,利用FOWLP封装制程技术生产的芯片,每年将会以32%的年成长率持续扩大其市场占有,到达2023年时,FOWLP封装制程技术市场规模相信会超过55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并且将会为相关的半导体设备以及材料领域带来22亿美元以上的市场潜力(图四)。

 

FOPLP可以量产出数倍于300毫米硅晶圆芯片产品

 

FOPLP封装技术是基于具有整合前后段半导体制程,FOWLP技术的延伸突破性技术,晶圆制程上采用FOWLP技术的话,在直径为300毫米(mm)晶圆上的硅裸晶(Silicone Die),可以将前后段制程整合进行,并且可以将其视为一次的封装制程,大幅度的降低制程生产与材料等等的各项成本。

 

但是如果能够在比300毫米晶圆更大面积的面板(方形面积的载板)上进行FO制程的话,那么就被称为FOPLP封装技术,这样的技术无论是印刷载板,或者例如是液晶面板用的玻璃载板上,都可以适用。

 

以目前而言,比300毫米(mm)硅晶圆更大的载板,包括了例如像610mm×457mm印刷载板,和这样的面积相比较,300毫米(mm)硅晶圆的面积约为707mm2,而610mm×457mm却可以达到约2788mm2,这大约是300毫米(mm)硅晶圆的4倍面积,而可以简单的视为在一次的制程下,就可以量产出4倍于300毫米(mm) 硅晶圆的芯片产品(图五)。

 

当然如果期望达到在如此高密度下量产时,并且将后段封装制程整合进去时,那么重分布层(Redistribution Layer)的制程技术就变得不可或缺。 例如,在印刷载板上使用FOPLP技术,不仅仅考验着印刷载板的制程能力,特别在高密度的布线结构时,所需要的增层(Buildup)布线工程,就必须仰赖重分布层(Redistribution Layer)的完成。 以目前来说,线距大多是在10微米(μm)以上,但是一但进入到了晶圆等级FOWLP技术的制程时,重分布层的密度就会比一般更高,这时线距大多便成了是5微米(μm)以下。

 

材料供货商需调整其研发方向,才可持续地扮演关键性的地位

 

目前积极投入FOPLP制程技术的半导体企业包括了,三星电子、J-DEVICES、FUJIKURA、日月光(ASE ; Advanced 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DECA TECHNOLOGIES、 SPIL(Siliconware Precision Industries).. 等等(图六)。

 

业界也有人猜想,三星电子相当有可能重新修改较旧的LCD溅镀、曝光等等的设备,来进行FOLPL的封装制程,由于能够达到更大面积的生产,一般认为这样的面积下量产出来的芯片成本,或许将会比台积电更低更具竞争力。 藉由和集团的三星电机合作,共同面对台积电的竞争,来争夺APPLE的下一代处理器机会。

 

面对半导体制程技术不断的革新与整合,使得使用载板的封装比例逐渐呈现减少的趋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统计,载板的封装比例已经由2010年的51%降低到2015年的39%。 而不需使用载板的晶圆级的封装比例,则是由2010年的2%大幅度的攀升至2015年的26.7%。

 

因此,伴随着半导体量产与封装技术的演进,原本是扮演着不可或缺角色的封装材料供货商(包括载板),也逐渐在技术演进的下,市场将急速的萎缩。 此时,封装材料供货商需调整其研发方向,并逐渐向前段制程跨进以及布局,才可在技术急遽演进的潮流中,持续地扮演关键性的地位。CTIMES                     

 

 

3.台积电7月营收比六月大幅下滑14.9%;

 

台积电昨天公布七月合并营收716.11亿新台币,意外比上月减少百分之十四点九,也比去年同期减少百分之六点三,创下今年次低纪录。 业界分析,主因高通手机芯片转至三星发酵,加上中国大陆手机还未明显拉升所致。

 

台积电累计前七月合并营收5193.81亿新台币,较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三点五。 台积电昨天不评论单月营收销售变化,但强调第三季营收目标不变。

 

业界分析,台积电第三季营收展望动能未如预期强劲,主要受到大陆手机销售迟缓,包括主要芯片大厂如联发科、展讯本季仍处于库存调整,台积电七月合并营收比六月大减逾125亿元新台币。

 

此外,台积电主要客户高通增加在三星14/10nm代工比重,对台积电形成颇大的冲击,虽然台积电10nm独揽苹果A11处理器本季开始大量出货,且Android手机厂也紧接着密集推出新机,预料对台积电的营收挹注,要到本月发酵,业界对台积电后市营运,仍乐观以待。

 

台积电共同CEO刘德音在日前发布会指出,第 3 季预估在库存回补和手机需求成长的情况下,预期台积电单季营收约成长 15.7%,10nm制程已在 6 月加速量产。 虽然第 2 季贡献营收仅有 1%,但预估第 3 季的挹注营收占比,将可明显提高到 10%,全年占营收比也将达 10%,业界推估,预期第 3 季应该能顺利达成财测目标。

 

无独有偶,日前中芯国际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17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为7.512亿美元,与第一财季的7.931亿美元相比下滑5.3%,中芯国际表示,晶圆出货量减少还受到客户库存调整、迁移,中国智能手机供应链需求较季节性需求迟缓等因素影响。                     

 

4.晶圆代工厂 Q3营收先蹲后跳;

 

微信图片_20170811172002.jpg

 

晶圆代工厂联电(2303)及世界先进(5347)昨(9)日公告7月合并营收均较6月衰退,主要原因在于部份客户提前在6月拉货,或配合系统厂及手机厂产品推出时程而延后至8月出货,法人预期台积电(2330)今(10)日公告7月营收也将较6月小幅下滑。 总体来看,晶圆代工厂第三季营收表现将是先蹲后跳、逐月成长趋势。

 

联电昨日公告7月合并营收127.88亿元,较6月下滑2.4%,与去年同期相较成长2.3%。 累计今年前7个月合并营收达877.44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4.6%,为历年同期次高。

 

联电第二季合并营收达375.38亿元,单季归属母公司税后净利20.99亿元,每股净利0.17元,表现符合市场预期。 联电先前指出,第三季成熟制程的半导体需求持续稳定,但是对28奈米高介电金属闸极(HKMG)的出货将会微幅下滑,因此预估第三季的展望将与第二季持平。

 

联电预估,第三季晶圆出货将与上季持平,美元计价平均价格也与上季持平,产能利用率将略高于90%,平均毛利率预估将在15%左右。 至于全年资本支出则为17亿美元。 法人预期,联电8月营收将优于7月。

 

世界先进昨日公告7月合并营收19.35亿元,较6月下滑11.5%,与去年同期相较亦下滑11.0%,主要是因为受到客户产品组合调整导致晶圆出货减少。 世界先进累计今年前7个月合营收达140.6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5.3%。

 

世界先进第二季合并营收达58.71亿元,归属母公司税后净利达9.79亿元,每股净利0.60元。 世界先进指出,预估营收介于61~65亿元之间,较第二季成长3.9~10.7%间,毛利率将介于30~32%,营业利益率将达19~21%,双率表现明显优于第二季。 法人表示,世界先进对客户的晶圆出货在8月回复成长动能,营收将重回20亿元以上,第三季营收表现将逐月成长。

 

台积电预计今日公告7月合并营收。 台积电第三季合并营收将介于81.2~82.2亿美元之间,亦即介于新台币2460~2490亿元之间,法人推估,台积电7月营收应会略低于6月,但8月之后受惠于10奈米晶圆大量出货,营收会见到较明显的成长动能。 就以整体来看,第三季营收表现将先蹲后跳,第四季营收还可望优于第三季。 工商时报

 

 

5.硅晶圆缺很大,传台积电协商未来2年料源合约

 

 

近年半导体产业不断朝高阶制程演进、大陆积极扩建晶圆厂,晶圆厂每年以双位扩增新产能,相较于硅晶圆产能年增幅仅2-3%,随着晶圆厂新产能开出,造成硅晶圆供需缺口持续扩大,根据Sumco最新估计,2017、2018、2019年缺口分别为5%、9%、12%。

相对今天台股重挫逾百点,硅晶圆厂环球晶(6488)、台胜科(3532)及合晶(6182)相对抗跌。

法人指出,尽管2017年硅晶圆普遍调涨约3-4成,然硅晶圆供货愈趋紧张,近期传闻台积电(2330)为确保料源已与硅晶圆厂协商未来2年合约,其中2018年涨幅达2成。

目前主要硅晶圆厂包括信越、环球晶皆无扩产动作,不过,胜高Sumco日前法说中提及因应长约客户需求,将进行Brownfield扩产动作,规划12吋产能1万片(占现有供给2%),预计2019上半年投产,分析对目前供需结构影响不大。

环球晶于去年景气谷底并购SEMI后,合并后市占率由7%提升至17%,12吋、8吋wafer规模分别扩增2.75、1.5倍,月产能分别达75片、100万片。

 

 

 

 

 

商城科技公众号.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