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拟供应链改善计划,打破手机存储器短缺格局
2017-06-1561271
-
小米AI音箱发布:为何一夜之间让智能音箱产业链傻了眼?
2017-07-286251
-
深度剖析:风口之上的无人商店和它背后的"黑科技"
2017-07-123936
-
UAS系统为英唐电子“智”领未来助力
2018-01-053749
-
中通视际Zotost借助优软UAS,提升企业软实力
2018-01-053565
-
SaaS凭什么打动上市公司的CIO?
2017-02-173240
-
华为孟晚舟:数字化转型三个核心洞见
2023-04-263182
-
高凌信息:携手UAS-ERP企业管理软件, 展开全面管理优化
2018-01-123151
-
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UAS风险管理系统
2018-01-192995
-
优软学堂:PCB走线注意事项
2017-06-162986
国产相变存储器突破,打印机用芯片成本降低20%;投资5亿美元,芯片载带项目常州奠基;出货走高国产设备迎发展良机

1.投资5亿美元,芯片载带项目常州奠基;
集微网消息,6月28日上午,常州欣盛芯片超微电路载带项目在经开区奠基开工。项目总投资5亿美元,分3期建设,全部达产后,年产值预计超百亿元。
据了解,芯片载带是液晶面板驱动芯片安装的关键材料。近年来,随着液晶面板大尺寸、高清化的发展,市场对极细线路芯片载带的需求量持续快速增长。常州欣盛微结构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尖端薄膜复合材料研发与制造的企业,拥有纳米离子真空磁控溅镀、电化学金属离子电解电铸、微米级微结构光刻等先进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发出极细线路芯片载带产品,成功投产COF/SiP柔性极细电路材料,打破了日本垄断。
此次开工建设的芯片超微电路载带项目,是2017年省级重大产业项目之一。其中,一期项目用地100亩,预计于2018年8月投产,将全部用于柔性芯片超微电路封装载带COF—IC的封装与测试,达产后年产值预计达10亿元。
该项目是2017年江苏省重大产业项目之一,总投资5亿美元,一期建成后年产值将达10亿元、利税2亿元,全部建成后将形成产值100亿元的规模,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极细线路芯片载带生产基地。
2.国产相变存储器突破,打印机用芯片成本降低20%;
每生产一个打印机用的芯片,仅去掉电池一项,成本就能降低20%。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宋志棠,兴奋地给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们联合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和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开发的相变存储器芯片,无需像其他芯片一样携带电池,大小不到1平方厘米,不仅增加了系统稳定性,更加环保,还节省了加工费,4个月来已完成销售1600万颗。这是国际上第一个嵌入式相变存储器实现产业化的产品。
在上海微系统所的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看到,同样查询98Mb的资料,安装了这种相变存储器的装置,只需1秒钟即可完成,而传统存储器驱动的装置则需19秒。从率先在国内开展研发,到开发出中国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变存储器芯片,再到真正实现产业化销售,这条产学研之路整整走了14年。
下一代存储技术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
所谓“相变”,即物质从一种“相”变成另外一种“相”,例如水从液态转化为固态。相变存储器就是利用特殊材料在晶态和非晶态之间进行可逆转变,实现信息的写入和擦除,通过电阻变化实现数据读出。相变存储器具有非挥发性(断电后储存的资料不会消失)、循环寿命长、写入速度快、稳定性好、功耗低等优点,被业界认为是下一代存储技术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
集成电路产业是我国新型战略性产业,半导体存储器是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约占集成电路产业23%的市场份额。2016年全球存储器产出5000多亿元,我国就消耗了54.1%,大约有2800亿元,但国产芯片的自给率还不足10%。一般通用的存储器芯片有动态随机存储器和闪存两种,占了95%的市场份额。由于计算机的交互传输,数据在其间不停地倒来倒去,动态随机存储器虽然速度快寿命长,但一断电就没有了;闪存虽可以保存数据,但速度慢寿命短。
能否找到一种低压低功耗高速度的存储器呢?其实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相变材料就被发现了,但一直没有产业化,因为当时加工尺寸大,和集成电路不匹配。2003年,宋志棠萌生了研发相变存储器的念头。尽管这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纳米技术也刚刚起步,当时的所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把这一项目列入了中科院创新研究工程。
第一款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变存储器芯片
尽管一开始是基础研究,但最难之处在于:必须在纳米尺度下才能测出相变材料的属性,也就是比头发丝还要小100倍的存储单元,才能发生可逆相变。其次,在相变的过程中,从非晶态到晶态,体积会缩小7%。面对这些困难,宋志棠团队没有放弃。既然要在纳米尺度下才能做研究,那就干脆搭建了一个纳米加工平台,直到现在,这个平台还面向长三角地区开放。体积会改变,那就改进工艺,改了上百次,终于得到了实现存储的一个相变单元。期间,关于相变材料的基础研究也取得了突破。
一个相变单元可以做到高效存储,但一百个单元的纳米阵列能否实现存储还很难说。在一平方毫米的空间做出100万个以上的存储单元,这是一个工程化的研究过程,已经难以在实验室里完成。宋志棠至今清晰记得,2007年1月的一个晚上,就在他烟雾缭绕的办公室,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的两位负责人,决定和上海微系统所一起组建“纳米半导体存储技术联合实验室”。在联合攻关下,他们终于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Mb相变存储器芯片,并实现全部存储功能,成功实现音频录放功能演示,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这个时候距离产业化,尽管还差一口气,但却是关键的一步。宋志棠离开实验室,到各地去推销芯片。尽管这是一个新技术,但能否变成产品,很多企业都有疑虑,觉得不如使用现成的成熟技术,组装了就能销售。被无数家企业拒绝后,2012年12月,上海微系统所和珠海艾派克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共同推进相变存储器在打印机芯片中的应用。
“要成为老百姓用的商品,就要经受得住考验。”宋志棠说,样品交付时,先是放在200多摄氏度高温的火里烤了一天,再一个个单元进行测试,错误率必须控制在千分之五。再拿到一百多台打印机上去试验,人为制造各种故障,错误率依然要控制在千分之五。就这样,一个最初的科学想法,终于变成了一个批量化生产的商品。英特尔公司投入了200多亿元实现相变存储器的商用,而这支团队只用了四五亿元就实现了嵌入式相变存储器的产业化。
相变存储器在其他领域还有很大的空间
“就像城市里的高架一样,一块芯片有立体的6层,如果仔细解剖出来比地图还复杂。”一直和材料打交道的宋志棠对芯片有着一种特殊感情。说起集成电路产业,他有些焦虑,因为许多国际知名公司都在大陆纷纷建厂,很多核心技术还掌握在他们手里。说起相变存储器未来的应用,他又有了信心,因为现在的打印机用相变存储器芯片实际只用了1Mb的存储,而他们现在已经实现了128Mb,在其他领域还有很大的空间。
前方的路,还需跋涉。宋志棠说,接下来团队将继续推进嵌入式芯片的产业化,他将同时着手大容量高密度的独立式相变存储器的基础研究。(作者:黄海华)
上观新闻
3.深圳创久1.5亿投资镇海新城集成电路设计应用项目;
中国宁波网6月28日讯(记者冯瑄通讯员张爱国)今天下午,宁波-深圳投资合作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会上共签约合作项目33个,总投资897.4亿元。包括高端装备、新材料、信息技术等先进制造业项目10个,总投资64.9亿元;特色小镇、现代金融、现代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项目23个,总投资832.5亿元。“通过此次’宁波周’活动达成的合作项目投资额是近几年来最多的,而签约项目中,现代服务业项目投资额占比超过九成。”市经合局相关负责人说。
签约项目中,文化旅游项目是一大亮点。主要包括由华强集团投资200亿元在杭州湾新区建设“美丽中国”文化小镇项目将依托已建成运行的“东方神话”主题公园和正在建设中的“复兴之路”主题公园,启动“明日中国”主题公园的创意和规划,同时开展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其他旅游业态的研究,争取5年内建成投用;四川新希望现代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将投资30亿元在鄞州石家村和三里村打造文化旅游小镇;总投资40亿元的恒大溪口生态旅游小镇项目等。
以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为契机,甬深两地达成了一批智能制造项目。诸如投资1.5亿元的镇海新城集成电路设计及芯片应用项目。“我们通过主控存储芯片设计、测试设备研发、终端产品生产制造,带动宁波智能存储产业发展的同时,力争将该项目打造成中国第一的智能存储产业基地,并由此辐射带动长三角区域智能存储产业发展。”该项目投资方、深圳创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俊告诉记者,同时,还将成立一家针对存储芯片全产业链客户的金融服务平台企业,为相关公司提供从储存芯片采购、芯片设计封装测试到终端产品解决方案、半成品整条供应链的金融和技术服务工作。此外还有海曙石墨烯应用项目、慈溪年产15万吨高强度铜合金材8.5万吨高强韧铝合金材项目、中车城市交通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的轨道交通生产项目、杭州湾手机智能终端生产项目等。
随着宁波全力打造“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步伐的加快,两地达成了更多的“一带一路”合作项目。中交城投控股有限公司在奉化投资了两大项目,即总投资50亿元的“丝路扬帆”特色小镇项目和总投资30亿元在宁波设立服务“一带一路”发展的财产保险公司。其中“丝路扬帆”特色小镇项目位于奉化西坞,主要建设包括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心、一带一路国际行动中心、商务会展中心、星级酒店、产学研中心。“我们力争把在宁波的这两大项目做成中国企业走向一带一路的经贸合作、文化展示、咨询交流、培训管理的重要平台。”中交城投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丁仁军说。
4.半导体设备进入超级景气周期 出货走高国产设备迎发展良机
本文选自《中国投资咨询网》,原标题“半导体设备进入超级景气周期 出货走高国产设备迎发展良机”。
“集团现在50%的营收都在中国市场,我们还在加大业务开拓力度,没有哪个装备商愿意放弃中国半导体装备市场。”在近日的“2017第十五届中国半导体封装测试技术与市场年会”上,有外资半导体装备商接受采访时如是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乘市场的“东风”,中国发展半导体装备制造业正当时。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预测,受晶圆厂建设热潮推动,中国半导体装备投资热潮将在2018年显现,这一细分市场的规模将增至86亿美元,跃居全球第二;而全球的半导体装备到2018年将达到540亿美元的出货量,进入超级景气周期。
“我们的生产基地都在深圳,中国内地不少晶圆厂在开建,需要大量配套的后道(封测)解决方案,市场和机遇空前。”在年会上,ASM PACIFIC(106.6, 0.60, 0.57%)副总裁许志伟告诉记者。
市场数据显示,作为沪港通标的,ASM PACIFIC(00522)股价自2016年起持续走高。“2016年以来,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LED及LED display(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封装需求拉动出货。”许志伟介绍。财务数据显示,ASM PACIFIC去年实现净利润14.4亿港元,同比增长51%;今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7.29亿港元,同比增长470%。
全球半导体产业景气度高扬持续拉动半导体装备制造商出货走高。SEMI数据显示,今年5月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出货金额为22.7亿美元,同比增长41.9%,创2001年3月以来的历史新高。
在许志伟看来,半导体装备商将受益于本轮全球、尤其是中国内地晶圆厂大规模投资。SEMI数据显示,在2017年至2020年期间,全球将新增62座晶圆厂,这将带来设备支出的快速增长。SEMI预计,今年全球半导体装备出货量将达到490亿美元,2018年将增至540亿美元。
上述62座晶圆厂中,有26座晶圆厂位于中国市场。自2015年起,中国半导体产业掀起发展新高潮,在建、新建晶圆厂项目投资额近万亿元,其中大量的资金将投向设备购买,比如长晶设备、薄膜生长设备、光刻机、刻蚀机、清洗机等,并将带动后道封测设备如贴片机、测试分水机等的投入。
半导体装备一直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在业内人士看来,庞大的市场需求正是国产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良好契机。“晶圆厂扩张给国产设备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在这样的情况下,国产设备更易进入晶圆厂、封测厂的验证,具有更大的被采购机会。”有国产设备商解释,由于验证周期长、投资大,晶圆厂和封测厂不会轻易更换设备(包括材料)供应商,如果错过这个机遇,国产设备再想进入就更难了。
在国家扶持和厂商的持续努力下,国产设备行业龙头已经迎来发展拐点。北方华创的28nm单片铜清洗机已进入中芯国际(8.41, 0.03, 0.36%)(00981)生产线,退火设备也进入了中芯国际、华力微。目前,北方华创完成了刻蚀机、氧化炉、清洗机、原子层沉积等多项设备的28nm工艺验证和产业化,其中刻蚀机、单片退火系统、化学气相沉积(CVD)进入14nm工艺验证阶段。此外,中微半导体、安集微电子、沈阳拓荆等企业均获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取得了较快发展。